睡虎地秦墓于1975年底发掘,是秦代官吏“喜”墓葬。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或云梦秦简,是指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
睡虎地秦简的主要内容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这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官员“喜”死后,没有挑选任何其他值钱的陪葬品。而是把自己生前兢兢业业的工作笔记和法律文书秦简跟自己葬在了一起。奇闻网认为,古人对陪葬物十分重视,而“喜”选择用十种法律相关的竹简陪葬,足可见其对于秦律的热忱。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前所长陈振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肃然起敬。他说:“按照常规,棺内器物不多,清理的任务不大。但是我们看到,在墓主的头下、右侧、腹部和足部,堆满了竹简,那一幕确实太震撼了。”
睡虎地秦简是世界上最早的刑事侦查书籍,两千多年前的秦朝能有这么完整的法律,让人赞叹。结合今年的新冠疫情,《睡虎地秦简》中就记录着有关消息,其内容是:面对疫情患者,不应与其接触,不同饮食,或者不共用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