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镇压高墨达起义上台后,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汉谟拉比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至此以后,法典便神秘消失,再没人知晓它的踪迹。
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发掘出三块黑色玄武石,将它们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石碑相当精美,上图下文。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十分恭敬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这就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苏撒是一座5000年前的古代都城。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 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 1163 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便把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带回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法典便神秘消失,再没人知晓它的踪迹。几千年之后,这根石柱法典被人们发掘出来,重见天日。可是人们惊奇的发现,石柱的正面七栏已被损坏。
汉谟拉比
据传说,埃兰国王曾打算在石柱上刻上自己的功绩。可是,为什么石柱不仅没有刻上新字,反而被损坏了呢?汉谟拉比法典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呢?这一切只能是个谜。